梅爾維爾
1944年5月10日,梅爾維爾突然覺得自己「應該」不會戰死
小丑的一天
尚‧考克多
貝多魯奇
巴黎初體驗
恐怖的孩子
巴哈、韋瓦第
布列松風格
沉默之海
匪幫電影
犯罪集團電影
1930年代的蒙馬特風格
梅爾維爾曾經說過他習慣於黑暗,白天也會把窗簾整個拉上,不讓一絲光線進入;他還喜歡隨時帶著墨鏡,即使是在夜晚讀書也不例外
賭徒鮑伯/十一羅漢/瞞天過海/賭國驚爆/一個好賊
高達
敘事也朝向類型化
要政治化地拍電影
楚浮
神父李昂莫罕
布列松
利索冷冽的穿透力
《線人》
無間道色彩
第二次呼吸
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攝影棚的導演
獨行殺手
習慣以寫實的姿態描寫超寫實的困境、穿透他們內裡的蒼白,去求取一股純然的堅定,去成就一份毫無節制、永無止境的純粹性(purity)
屬於過去的男人
庫特林:「不快的記憶啊,卻仍受歡迎;只因你是我那遙遠的青春。」
《紅圈》
「儘管人們一開始並不知道,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相遇。就算他們的人生際遇各異,他們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到了特定的那一天時,他們終究會在紅圈中會合。」
警匪片是悲劇唯一的現代形式
與其相信法治與正義,不如相信更具實質性的同盟情誼
每部電影都消耗了我兩年的生命
北野武式的自我毀滅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標籤
生物
(57)
挪用
(29)
SM
(26)
note
(25)
抄寫
(24)
警句
(21)
嚴選
(13)
陳泓易
(13)
當代思潮課程筆記
(11)
藝評寫作
(11)
表演_文字紀錄
(10)
診療
(9)
私語辭典
(8)
羅蘭巴特
(8)
柳美里
(7)
醜的歷史
(7)
川上弘美
(6)
普希金
(6)
電影欣賞季刊筆記
(6)
絮語
(5)
夏宇
(4)
料理小說
(4)
當代藝術史課程筆記
(4)
荒木經惟
(4)
出遊
(3)
夢的宇宙誌
(3)
情詩
(3)
甜蜜的房間
(3)
(筷子刀叉匙)
(2)
不要嘲笑我們的性
(2)
佛洛伊德
(2)
作品論述
(2)
可愛老婆婆專欄
(2)
噓噓嗯嗯屁屁
(2)
對話
(2)
少將滋幹之母
(2)
我睡著以後做的夢
(2)
攝影
(2)
羅森豪
(2)
薩德
(2)
Marilyn Manson
(1)
亂步地獄
(1)
亞里斯多芬尼
(1)
侯俊明
(1)
偷窺他人做愛者的漫遊
(1)
傅柯
(1)
十日談
(1)
博物館教育課程筆記
(1)
卡夫卡
(1)
口紅
(1)
向田邦子
(1)
坂口安吾
(1)
塞尚
(1)
夏日之戀
(1)
太宰治
(1)
尼采
(1)
年下之男
(1)
意外
(1)
感受
(1)
日常
(1)
普魯斯特
(1)
村上村樹
(1)
海涅
(1)
無名指的標本
(1)
田村正和
(1)
米開朗基羅
(1)
美的歷史
(1)
莫札特
(1)
葉慈
(1)
蒙田
(1)
藍波
(1)
藝術家論壇
(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