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不管是窗內還是窗外

上禮拜我到中山堂看了《窗外》。窗外的片長雖然只有九十分鐘,感覺起來卻有三小時那麼長。不知道欸,我在窗外裡看到的是一份失落感,或許是因為我在高中時也有過喜歡老師的經驗,但是我並沒有和窗外一樣經歷過兩人相愛然後互向毀滅的過程,我想這之中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老師對我的喜歡是一種對學生或是說對一個女生的尊重,而不是兒女情長;再說,如果分析我所有的單戀經驗,我會很羞恥的發現,所有的總共三次被我愛上的人都是曾經我覺得我可以經由喜歡他尊敬他追隨他而得到他的特質的人,但是,直到有一天當我發覺我無法再學到任何事物時,我就會進入空窗期,然後繼續尋找下一個男人。換句話說,我就像噁心的水蛭一樣在不驚動當事人的狀況下吸附在他的身上讓他滲透到我的生活裡,就好像是某種課程一樣,這是一種為期四年的循環,四年之後,我多半可以從這種狀態脫身,然後在另一個可口的男人身上開始我的新戀情。我知道談戀愛並不是單方面的事,兩個人必須相愛必須妥協必須做很多努力才能繼續走下去,可是對我而言戀愛是神聖而絕對的,絕對不是包容和妥協而是帶有份量的撞擊,對我而言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衝擊,在這衝擊之中,我會想成為可以配得上我愛的男人的女人,然後我會依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窗外這部電影,事隔三十六年了,我卻還是覺得在台灣師生戀畢竟還是沒有可能的,這我不是在抱怨,畢竟我是一個聰明的女孩,我是在下了永遠無法得到老師也沒關係的決心中展開我匍匐前進的舉世無雙的愛情。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